2013-08-24

從 Pantene 廣告學到甚麼?

  今天TMBA社課,學長分享在P&G實習的經驗,提到旗下每個品牌的不同定位,剛好提到潘婷(Pantene)──這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品牌。為什麼會印象深刻呢?讓咱們先來看看這兩支廣告:



  
  不知道各位看倌欣賞完兩部廣告之後感想如何?一般人最大疑問是:「這廣告跟潘婷有甚麼關係?」

  第一支廣告雖然有講話,但是壓根兒沒提到潘婷或是洗髮精;第二支廣告更是高手高手高高手,用背景音樂就抓住了觀眾的情感。

  怎麼都沒提到產品?

  再想兩秒鐘,誰說廣告一定要提到產品?

  這時候一定會有人開始很多問號:沒提到產品觀眾怎麼知道他們賣甚麼?沒提到產品特色觀眾怎麼知道這產品比別的產品好?這樣到底會吸引到甚麼客群?會不會吸引一堆沒用的客群,他們看廣告根本又不會買洗髮精!

  這時候如果我問大家知不知道潘婷的主要精神是甚麼?我保證說出來大家會更傻眼。今天學長剛好有提到,我聽了眼睛一亮,覺得這剛好可以support後續要講的理念。答案是:「柔順!」

  噢!這真是晴天霹靂!應該沒有半個人在看廣告的時候就發現女主角頭髮柔順無比吧?

  「哇~這真是太令人錯愕了!資源運用有效率嗎?真是亂搞一通阿~~~」(群眾崩潰中)

  不,人家經營的是品牌。不只是要賣一件產品給你,而是要把品牌深植在你心中。如果今天這個廣告換成女主角跟你介紹洗髮精效用、使用心得、滑順度,你覺得?這肯定是會讓人中風在電視機前面的廣告。再更智障一點,還告訴你詳細化學成分,連電視可能也會中風吧...

  大家喜歡被推銷的感覺嗎?到專櫃的時候,專櫃小姐一直黏著你,每件衣服都說好看、好穿、好便宜,你真的就這樣買下這些衣服?我想大家並不是很喜歡這種強迫推銷的感覺,廣告也是。當你看到一個廣告,劈頭就開始推銷,除了你會懷疑它的真實性以外,還會覺得這廣告很煩,以後看到開頭就可以去上廁所了。
  但是今天當你看了潘婷這兩支廣告,你除了會整片看完以外,還會跟別人討論,不管是討論拍得好拍不好、到底想表達甚麼...都沒關係,至少這支廣告生存下來了,而且保證你會再看第二次、甚至第三次以上。當觀眾對品牌產生好奇之後,網路這麼發達,想要了解公司賣甚麼還不容易?

  接下來,產品特色、優點真的是必要的嗎?第一,消費者都知道賣家一定會說自己產品好,但是是否如此也不是看廣告就認定,尤其在網路時代,隨便搜尋都有開箱文、災情文。第二,當這些特色、優點被競爭者超越的時候,是否就變得一文不值?我認為,越是抽象的東西,越難被取代;相反的,規格越清楚的,取代只是遲早的事情,而且被取代後就是直接淘汰。第三,競爭者會輸在你所認定的優點上嗎?如果對手根本不是贏在你所認定的特色、優點,那你再怎麼加強這部分也是搶不到客群的。第四,人是感性的動物,就算事實你的產品比競爭者好,消費者仍然還是會衝著感性的部分購買競爭者的產品。對,感覺很重要。

  好,最後一個可笑的擔憂──吸引到錯誤客群。我認為,只要沒有排擠掉原本目標客群,那客群當然是多多益善,何來的錯誤客群?對潘婷來說,每個人(即使是光頭)都是目標客群、潛在客群,那麼,吸引越多人的目光,自然就會提升吸引顧客的機率。這是十分簡單的數學概念。
  再從心理學來看,人們對於比較常接觸的事物會比較有好感。這個廣告讓品牌在人群間不斷發酵,人們在不知不覺中便會提升好感度,接下來去嘗試潘婷的產品也是遲早的事情。
  我認為一個好的廣告,第一個就是要引人注目,再來就是勾起觀眾的情感,有趣、快樂、悲傷、難過、憤怒,都沒關係。有感情才會入戲,入戲之後,你的產品就好像真的存在他的生活,當他習慣這種感覺,就成功了。錯誤客群?Bull shit!只要被吸引,就會是潛在客群;而潛在客群就能轉化為目標客群。